为深化师生对跨学科创新路径的理解,弘扬科学家精神,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19日举办主题为“交叉学科研究的启示和科学家精神”学术讲座。讲座特邀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衡益担任主讲嘉宾,由学院执行院长廖文辉主持,吸引学院师生代表五百余人参与。

讲座中,衡益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经历展开分享。作为实验室带头人,其团队在低碳零排放水处理、高效热管理等国家急需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。以“数学建模驱动产业升级”为主线,阐释数学建模如何成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“钥匙”。针对“如何将数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”的疑问,衡益教授以污水处理项目为例,强调“以国家需求锚定研究方向,以工程痛点倒逼理论创新”的科研逻辑。他勉励青年学子:“科研既要‘顶天’瞄准前沿,更要‘立地’服务民生,在解决真问题中实现价值。”

本次讲座是学院践行“新工科”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。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,学院推动师生聚焦国家“双碳”战略、数字经济等重大命题,强化“学科交叉、产教融合”的培养模式。
嘉宾简介:衡益,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主要的研究方向为“大规模反演问题的计算方法及超算应用”,从事应用数学、超级计算、化学工程、工程热物理以及大气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的研究。曾在德国工程师协会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专著一部,在Inverse Problems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, 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, AIChE Journal等领域内重要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,获2016年度“天河之星”优秀超算应用奖。